近日,國產新舟700首飛機機身后段成功交付位于陜西西安航空產業基地的西飛民機公司,至此,用于首飛的新舟700機身整體成型即將全面展開。此前已累計有110架國產新舟系列飛機從西安交付國內外用戶,飛行時間超過53萬小時。
整機制造是西安航空工業產業鏈的重要一環。西安依托國家航空產業主干鏈條和當地高等航空教育科研資源,建設首個國家級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1500多家先進制造企業分布在集飛機設計、整機制造、試飛鑒定等航空全產業鏈上。目前,西安已成為國產“三機”(即大運飛機、新舟系列民機、小鷹通用飛機)的重要生產地。今年8月,在工信部開展的首批先進制造業集群認定中,西安航空產業集群成為全國航空制造領域唯一入選區域。
為補強產業鏈條,西安航空產業基地引進和培育國內外航空零部件供應商和制造商,增強本地協同研發配套能力。走進西安三角防務股份有限公司,300MN(兆牛頓)等溫鍛造液壓機項目的基坑建設已經收尾。“鍛件性能決定飛機性能。這是我們與清華大學自主設計制造的等溫鍛造液壓機。該設備建成后,主要用于高端鍛件的等溫鍛造成形。”公司副總經理周曉虎說。
在西安航空基地,像三角防務這樣專注航空細分領域的專、精、特企業還有很多。前不久,西安勢加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研制的首臺無人機渦扇發動機問世。該公司也成為我國具備無人機渦扇發動機生產能力的民營企業,實現了從單件加工到發動機整機制造的轉型。
“僅用10個月就完成了通常需要兩年多時間才能完成的發動機整機試制任務。”西安勢加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魏廣生坦言,這得益于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的研發能力,同時也與當地產業協同配套水平密不可分。在西安航空基地,有13家企業給勢加動力提供葉輪的粗加工、模削、電火花、焊接等服務。
勢加動力的無人機渦扇發動機外殼是由西安博賽旋壓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的。公司總工程師周平虎介紹,公司研發的3600大型立式多對旋輪強力數控旋壓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旋壓后材料強度提高35%,造價僅為歐美產品的一半。
在推進技術創新的同時,西安航空基地瞄準航空制造需求精心構建生產型服務鏈條,培育了一批航空部件、附件維修、專用設備等航空服務企業群。
作為西北首家民航培訓民營企業,陜西金宇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先后取得了民用航空器維修培訓機構資質、航材分銷商資質、民用航空器維修人員基礎執照考點資質以及運動類航空器維修人員執照技能考點資質。在這里,能同時進行15種機型的維修培訓,每年完成培訓2000余人次。
采訪期間,記者見到了西安交通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航空副中心主任李建輝。3個月來,李建輝已走訪企業28家,初步與8家航空企業達成產學研合作意向。目前該中心正在與西飛民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計劃成立西安交通大學機械結構強度與振動國家重點實驗室航空基地工程中心。
近年來,圍繞航空企業的產品配套和技術創新需求,西安航空基地聯合企業共建工業無人機創新應用中心、航空輕合金材料技術創新中心以及聯合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設立國家級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這一系列融通大小企業的深度創新平臺已成為當地航空制造業不可或缺的共享式“創新鏈”。
航空制造是具有國際化合作活力的戰略產業。日前西安航空基地綜合保稅區正式運行,這是我國中西部地區首個以航空產業為特色、著力發展中高端制造業的綜合保稅區,未來這里將以民用航空產業為核心,大力發展飛機裝配和維修改裝、國際采購與分銷配送、檢測和維修服務等保稅業務。
今年前三季度,西安航空基地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3.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1%,進出口貿易總額同比增幅近36%。
西安航空產業基地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姚涌對經濟日報記者說:“我們將充分發揮西安地區的科技資源優勢和加工制造優勢,通過航空產業鏈、創新鏈和服務鏈的延伸,打造航空先進制造產業集群,構建特色創新驅動體系,完善產業平臺服務功能,全力建設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航空新城。并推動航空產業轉型升級,向產業中高端不斷邁進。”
編輯: 嚴婷婷     來源:
技術轉移中心